国友室外健身器材国家标准和维护使用问题
日前出台的GB19272-2014《室外健身器材的 通用要求》 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对室外健身器材主材料钢材的使用期限、管材壁厚都提出了新要求,引起了 多钢铁界人士的关注。2015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总额将达到100亿元的预测,则让 多相关行业跃跃欲试。
新标准注重 性、性、性据悉,自2007年开始, 体育总局连续5年开展对室外健身器材质量年度检查,发现器材在标识、设计、安装和维护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且因器材质量问题导致的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而原有标准的规定宽松,门槛过低,不适应新的需要。同时,室外健身器材行业存在着剽窃抄袭技术和产品、投标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等现象,扰乱了市场和行业秩序。
新标准提出了健身器材生产理念,提高了器材质量和档次的要求。如新标准将器材的 使用寿命延长到8年,将主承载立柱“管材壁厚应不小于2.5mm”修订为“钢管材壁厚应不小于2.75mm”,并规定供应商在寿命周期内对易损件及时 换。这就要求相应的健身器材生产 加强,大力改进产品结构。
2014年, 体育总局群体司组织有关单位对北京市、云南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的28个县(区、市)的室外健身器材进行了抽查,抽取了192个器材安装点的3529件室外健身器材,722件存在重大质量问题,占总数的20%,在存在重大质量问题的722件中,存在严重 隐患的有458件,占有问题器材总数的62%;失去使用功能的有281件,占总数的39%。这些“问题器材”由于在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失去主要使用功能,存在易对人身造成挤压、剪切、碰撞等伤害的严重 隐患。令人意外的是,“问题器材”的生产企业包括了国内几乎所有的室外健身器材生产企业,这也反应出我国室外健身器材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保养维护无人跟进:
室外健身器材长期放置在室外,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加上使用时间较长,使用频率较高,致使不少室外健身器材存在问题,有的松动摇晃,有的生锈掉漆,有的缺少部件,有的功能受损。“带病上岗”的健身器材不仅失去了其自身应有的功能,而且还存在着 的 隐患(例如锈烂的铁管形成刀口状缺口、破裂的坐凳容易夹进手指等)。造成“重安装、轻养护”现象的原因是维修经费难到位。体育部门只有购买预算而无维修经费,按照相关规定,居民小区内的健身器材和公共场所的室外健身器材归所在小区物业和社区居委会管理维护,但动辄上万元的维修保养费用物业和社区街道也无力承担,器材生产企业也不会提供无偿服务,结果是大量器材逐渐丧失功能,破损甚至报废。
使用者非正常使用:
室外健身器材基本都是成人的型号,对儿童而言,这些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户外器械与其说是健身器材, 像是大型玩具,器材使用说明文字,一般也不会去看,孩子们都是自己摸索着使用的,这也导致了户外健身器材的使用方式五花八门:漫步机变成了秋千、高低杠用来倒挂金钟、转腰器用来转圈玩……室外健身器材并非玩具,儿童使用时需特别谨慎。儿童在使用时, 有成人在旁边看护,并给予适当指导,要让孩子保持运动协调,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意外。